桑娇维塞(Sangiovese)

典型香气:草莓、覆盆子、红醋栗、李子干、松树、甘草和烟熏等。

概述

作为一种品质多变的红葡萄品种,桑娇维塞(Sangiovese)是意大利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1990年,意大利10%的葡萄园(总面积多于100,000公顷/247,000英亩)均种有不同形式的桑娇维塞。在意大利,桑娇维塞的种植北到伦巴第及瓦坡里西拉,南至卡帕尼亚,在意大利中部尤为常见。在整个意大利中部,该品种是至关重要的红葡萄品种,广泛种植在翁布利亚(Umbria,在这里用于酿制上好的托尔吉亚诺和蒙特法科DOCG葡萄酒)、马凯(Marcello,在这里是酿制皮切诺及科内罗葡萄酒的重要葡萄品种)和拉齐奥(Lazio)地区。桑娇维赛是酿制托斯卡纳精美红葡萄酒的主要葡萄品种,是酿制布鲁奈罗干红葡萄酒的唯一法定葡萄品种,是酿制基安帝(Chianti)和布鲁奈罗蒙塔希诺葡萄酒的主要混酿品种,也是酿制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的主要葡萄品种。

该品种有多种克隆品种,别名也很多,比如Brunello 、Prugnolo Gentile、Morellino和Nielluccio。

起源

桑娇维塞起名于“sanguis Jovis”,该词在意大利语中是”丘比特之血”的意思,该品种被普遍认为是意大利最古老的一个葡萄品种。2004年,相关研究者发现了桑娇维塞的双亲分别是:托斯卡纳地区的“樱桃葡萄”绮丽叶骄罗(Ciliegiolo)及卡拉贝丝(Calabrese),其中有可能起源于卡拉布里亚(Calabria)的卡拉贝丝是卡帕尼亚(Campania)地区的一种不知名葡萄。早在2002年时,意大利的研究者就发现了桑娇维塞和绮丽叶骄罗之间的直接联系,但当时只是找到了桑娇维塞双亲中的一个。后来一次偶然的DNA检测,证实了卡拉贝丝是桑娇维塞双亲中的另一个。据索德里尼(Soderini)称,在1590年时,托斯卡纳就出现了名为绮丽叶骄罗的这种葡萄。在索德里尼的著作中,他也提到了名为“Sangiogheto”的葡萄,这是公认的首次对桑娇维塞葡萄的记载。不过,目前没有相关证据显示Sangiogheto就是真正的桑娇维塞。此外,据记载,在1700年前,白玉霓(Ugni Blanc)及玛尔维萨(Malvasia)是当时种植最广泛的葡萄品种,而桑娇维塞在托斯卡纳地区很少见(几乎不可见)。另外关于卡拉贝丝真正的身份,目前还未知,但是研究者们清楚地指出产自西西里岛的黑珍珠(Nero d’Avola),通常被称为卡拉贝丝,但这两种品种并非同一品种。实际上,在意大利,许多地区栽培的品种都被称为卡拉贝丝,有时甚至连桑娇维塞也被称为卡拉贝丝。

桑娇维塞葡萄酒

1738年,柯西莫•特林奇指出由100%的桑娇维塞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口感有些生硬,酸味十足,但是若能与其他葡萄品种混酿,则具有十分出色的表现。1883年,乔瓦尼•柯西莫•维利弗朗奇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贝蒂诺•里卡索利发现酸度高的桑娇维塞可以很好地与甘甜而柔顺的卡内奥罗(Canaiolo)搭配,这两种葡萄后来成为酿制现代基安帝及布鲁奈罗蒙塔希诺葡萄酒的基本葡萄品种(同时也会加入绮丽叶骄罗、玛墨兰(Mammolo)、科罗里诺(Colorino)及白葡萄品种玛尔维萨(Malvasia)和白玉霓)。1970年开始,人们开始使用小橡木桶酿制桑娇维塞葡萄酒,这被认为是解决桑娇维塞酸度过高的一个现代方法。

桑娇维塞的分类

1906年,莫伦(G.Molon)首次对桑娇维塞进行了分类。他将桑娇维塞分为两个家族:大型桑娇维塞(Sangiovese Grosso)和小型桑娇维塞(Sangiovese Piccolo),并指出前者的品质似乎更佳。目前普遍认为这种分类过于简单,因为过去人们在选择克隆品种时,主要考虑品种的产量,而非酿酒的品质,因此在各大葡萄园里,种植着多种桑娇维塞的克隆品种,而这些品种是无法根据葡萄果实或葡萄串的尺寸来进行分类的。

桑娇维塞的生长特性

桑娇维塞最主要的特性是成熟得较晚,且成熟过程缓慢。通常其采摘工作在9月29日过后开始,一直延续到甚至超过10月中旬(如今的情况也是这样)。在炎热的年份里,桑娇维塞酿制出的葡萄酒口感丰富、酒精度高且酒龄长,而在凉爽的年份里,则会出现酸度高及单宁粗糙的问题。若桑娇维塞的产量过高,酿制出的葡萄酒则酸度突出,颜色较浅;在酒龄尚浅的时候,酒液就变成棕色,还会出现氧化的问题。桑娇维塞的葡萄皮十分薄,因此在凉爽和潮湿的年份里,十分容易腐烂,这对于10月份经常下雨的产区来说,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在托斯卡纳,人们在种植桑娇维塞时,很少考虑光照和海拔,在这里,桑娇维塞通常种植在海拔高达500米/1,640英尺(或更高)的地区。托斯卡纳产区进行了许多当代葡萄栽培技术的研究,如增加植株种植密度、降低每株葡萄的产量、培育更好的克隆品种、采用更合适的根茎、降低葡萄树培育成本、采用小橡木桶、采用更合适的葡萄品种混酿以及控制不同的发酵温度和时间长度等,而这些研究都在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如何使桑娇维塞的结构更加丰满。

桑娇维塞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不过石灰岩土壤能赋予该品种更加优雅和浓郁的香气,而这也是桑娇维塞最迷人的品质。

桑娇维塞在意大利

现在,在整个托斯卡纳产区,桑娇维塞通常与一定比例的波尔多葡萄—赤霞珠混酿。基安帝葡萄酒(其中赤霞珠的比例不得超过15%)及物美价廉的日常餐酒都是采用这种混酿方法。这种混酿方法十分成功,这是因为赤霞珠果味浓郁、颜色深浓,能很好地与当地个性十足的桑娇维塞相搭配。该产区的卡米尼亚诺(Carimgnano)地区首次将桑娇维塞列入法定DOC葡萄品种。此外,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的巨大成功,也不可避免地推动了托斯卡纳北部对桑娇维塞种植的尝试。

在翁布利亚产区,桑娇维塞是酿制该产区最优质红葡萄酒的主要葡萄品种。在罗马涅(Romagna),桑娇维塞从数量上来说是该产区尤为重要的葡萄品种,由其酿造的罗马涅桑娇维塞葡萄酒最为常见,这就如蓝布鲁斯科葡萄在艾米利亚(Emilia)尤为常见一样。罗马涅桑娇维塞葡萄酒酒体十分轻盈,酒液呈红色,十分适合趁早饮用。在罗马涅,桑娇维塞是种植最广泛的葡萄品种,在经过精心的克隆选择后,该产区培育出了十分喜人的克隆品种,其中编号为R24及T19 的两个品种品质异常出众,现在也已经种植在托斯卡纳的葡萄园内,但罗马涅的桑娇维塞仍与托斯卡纳优质的桑娇维塞共性较少。另外,意大利南部也种有一些桑娇维塞,在这里,桑娇维塞常与当地的葡萄品种混酿。

在意大利以外的地方

和其他意大利葡萄品种(尤其是红葡萄品种)一样,桑娇维塞也被意大利移民带到了北美和南美。在南美,阿根廷的桑娇维塞表现最出众,主要分布在门多萨省(Mendoza),面积达数千公顷。这里所产的桑娇维塞葡萄酒并没有明显的桑娇维塞特性,因此,在托斯卡纳,很少有人能品尝出这就是桑娇维塞葡萄酒。

在加利福尼亚,由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末,超级托斯卡纳的品质获得了国际公认,桑娇维塞因此突然流行起来。1991年,加利福尼亚桑娇维塞的种植面积上升至200公顷,这一面积相当于1961年该州赤霞珠的种植面积。到2003年为止,其种植面积已经增加至3,000公顷,主要分布在纳帕谷(Napa Valley)、索诺玛县(Sonoma Country)、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县(San Luis Obispo County)、圣巴巴拉县(Santa Barbara County)及雅拉丘陵(Sierra Foothills)。尽管人们对加利福尼亚洲培育出的桑娇维塞的品质有很多质疑,但桑娇维塞的早期表现还是为加利福尼亚人带来了希望。这里的桑娇维塞葡萄酒通常果香较浓,但有些带有微微的花香。经常品尝基安帝及布鲁奈罗葡萄酒的老手,凭借这微弱的花香就可以辨别出桑娇维塞。随着葡萄树树龄的增加及新的克隆品种的发现,桑娇维塞的品质逐步提高。罗沛酒厂(Rorbert Pepi)、喜格士酒厂(Seghesio Family Vineyards)和阿特拉斯峰酒厂(Atlas Peak)是最早一批生产桑娇维塞商业用酒的酒厂;拉格泽和诺西图酒庄则是最早从事较小规模桑娇维塞葡萄酒生产的酒庄;达拉瓦勒酒庄(Dalla Valle)、思福酒庄(Shafer Vineyards)及思朵曼酒庄(Stolpman)很擅长用桑娇维塞混酿。

华盛顿州也种有桑娇维塞,尽管桑娇维塞的插条很难在此存活。

丹魄(Tempranillo)

典型香气:覆盆子、蓝莓、桑椹、樱桃、李子干、松树、甘草、桂皮、丁香花蕾、皮革、巧克力和烟熏等。

丹魄(Tempranillo)被誉为“西班牙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它为西班牙最为著名的红葡萄酒赋予了十足的骨架。在其他地方,丹魄的种植也越来越普遍。该品种的皮较厚,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深浓,风味保存时间长,酒精含量十分高,这同时也是西班牙葡萄酒的常见特点。丹魄常用来代替歌海娜(Grenache)、博巴尔(Bobal)或慕合怀特(Mourvedre)。目前,丹魄已经成为了西班牙最流行的红葡萄品种。2004年,它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83,500公顷(约453,000英亩)。

“Temprano”在西班牙语中是“早”的意思。丹魄早熟,比歌海娜整整早两周。这两种葡萄通常用来混酿里奥哈(Rioja)葡萄酒。丹魄的开花时间既不早也不晚,生长周期较短,这使得丹魄能在里奥哈地势较高、气候较恶劣且受大西洋影响更明显的区域—上里奥哈及阿尔瓦里奥哈茁壮生长。在这些区域,丹魄的种植面积占所有葡萄的70%。丹魄通常种植在稀疏的灌木丛中,但近年来,为丹魄搭棚架的做法效果也不错。

生长在较凉爽地区的丹魄,酿制出的葡萄酒酸度较低(这是值得肯定的优点),风味保持时间长,但风味特征却并不明显。有些酒中有草莓的味道,但有些酒中又带有香料、皮革和烟草叶的味道。不过,葡萄的产量及酿酒技术在决定葡萄酒风格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里奥哈,丹魄通常与歌海娜、佳丽酿(Carinena)、卡纽拉里(Cagnulari)及维奥娜(Viura)混酿。在佩内德斯(Penedes),被称为“Ull de Llebre”的丹魄常用来与当地的慕合怀特混酿,它可以使慕合怀特口感更柔顺。在瓦尔德佩涅斯(Valdepenas),丹魄被称为“Cencibel”。在杜埃罗河岸,丹魄被称为“Tinto Fino”。杜埃罗河岸(Ribera del Duero)凉爽的气候也为丹魄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目前,丹魄是该地最主要的葡萄品种。在用丹魄酿制该地最著名的葡萄酒贝加西西里亚葡萄酒时,常会加入一些从波尔多引进的葡萄品种,用于增加葡萄酒的风味。实际上,在整个西班牙,把丹魄赤霞珠梅洛(Merlot)进行混酿已经越来越盛行,尤其是在纳瓦拉(Navarra) 和卡斯蒂利亚-拉曼恰(Castilla La Mancha)地区。

目前,丹魄在西班牙的所有红葡萄酒产区均有种植,其中在西班牙北部和中部表现最佳。仅在里奥哈地区,丹魄的总种植面积就超过了31,000公顷(约76,600英亩)。丹魄在各地有众多别名,其中包括Tinto Madrid、Tinto de la Rioja、Tinta del Pais、Tinto Aragones和Tinta de Toro。在托罗地区,浓缩度极高的丹魄在最近流行的托罗葡萄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班牙的葡萄品种很难在葡萄牙有出色的表现,丹魄是个例外。在葡萄牙,丹魄的官方名称是“Roriz”。2004年,其种植面积约为13,400公顷(约32,000英亩)。丹魄是在19世纪中期从西班牙引进到葡萄牙的,根瘤蚜虫病过后,其种植面积开始扩大。在当地被称为“Tinta Roriz”的丹魄是杜罗河产区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葡萄品种(仅次于多瑞加弗兰卡(Touriga Franca))。在杜罗河产区,丹魄是酿制波特及其他杜罗河非加强型葡萄酒的重要葡萄品种。但是,丹魄产量容易过高,从而影响品质。鉴于该品种在葡萄牙的重要性,毫无疑问,葡萄牙上等的年份波特基本上都出品在丹魄表现出色的年份里。在阿连特茹(Alentejo),被称为“Alentejo”的丹魄也有广泛种植,它有时用于酿制单一品种酒,不过通常是与当地的红阿玛瑞拉(Tinta Amarela)葡萄混酿。在杜奥(Dao)产区(丹魄被称为“Tinta Roriz”)及葡萄牙的其他地区,丹魄的种植也正在普及。

在阿根廷,丹魄的外文名既可以是“Tempranillo”也可以是“Tempranilla”。在阿根廷的葡萄酒业中,丹魄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酿制出十分清淡的葡萄酒。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一些更有销路的葡萄盛行起来,丹魄葡萄的种植面积开始下降,到2002年为止,其面积下降至5,000公顷(约12,350英亩),(这主要指门多萨地区)。不过,这并不影响欧弗尼酒庄(O. Fournier Centauri)酿制出趣味十足的丹魄葡萄酒。

2000年,在法国南部(主要是奥德省),丹魄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公顷(约3,700英亩)。在这里,丹魄主要用于与其他葡萄品种混酿。在加利福尼亚,有一种名为Valdepenas的葡萄品种,它酸度低,极有可能是真正的丹魄。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剩下400英亩(约160公顷),主要分布在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此后,该品种的种植又再次盛行起来,种植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400英亩,主要分布在雅拉丘陵等地区。 在加利福尼亚,史蒂夫诺特是著名的丹魄葡萄酒生产商,而在南部的俄勒冈州,阿巴西拉则是酿制精美丹魄葡萄酒的领军人物。

随着世界各地葡萄种植者对高品质和新风格葡萄酒的追求,丹魄的种植正在向世界各地扩散,尤其是向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到21世纪初中期,该地丹魄的种植总面积超过了250公顷(约620英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