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费曼学习法
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然而几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和报告会告诉你事实恰好相反。我们或许会简单地认为,学习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是人类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参与的一个活动,无需任何事先的准备。在学生时代,我们是源源不断的信息和经验的接收者,在大多数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根据学生对信息的复述程度,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只能被动地接收所有呈现到面前的东西。
按照这种方式,反复积累和呈现的数据和信息,几乎使我们下意识地相信,学习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只能监控它,但无法掌控它。事实上,影响学习的一些因素、限制和条件的确存在。了解这些因素,就能帮助我们避免错误,从而加速学习。为此,本书采用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旨在帮助所有的学习者,实现快速地学习。
包括学习在内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有些因素是可控的,而有些因素只能克服或规避。因此,本章将探讨能够驱动学习能力的科学原理,以及可以用来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些最佳做法。换句话说,我们必须主动为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我们就是在损害自身的学习潜力。
毕竟,在沙漠中学滑雪,只会背道而驰,不是吗?
学习金字塔
声名远播的学习金字塔,也被称为“经验之锥”,它表明,用讲授给他人听的方式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程度掌握所学内容。从本质上讲,以教授他人的方式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人最大程度地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事实上,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将围绕着“被动学习的效果不佳,而主动学习更有效率”这一核心原则展开,而这恰好也是学习金字塔包含的内容。
有些人可能将其奉为圭臬,但我个人建议是,将下面的数据视为粗略的指导方针,反而可能收获最好的效果。但是,它们仍然展示了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以及在知识保留率方面取得的不同效果。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内容如下:
- 学完之后立刻教授他人或使用技能,可以保留90%所学的内容
- 学完之后立即练习,可以保留75%所学的内容
- 参与小组讨论,可以保留50%的所学内容
- 观看他人的展示,可以保留30%的所学内容
- 仅通过阅读学习,可以保留10%的所学内容
- 仅听讲座学习,可以保留约5%的所学内容
当然,这些数据不一定精准,甚至不一定被证实为正确的,所以,与大多数现代教育理论或模块一样,学习金字塔也面临来自反对者的质疑。但学习金字塔的确显示了一个真实的总体趋势:参与度越高,学得越好;越是积极和慎重,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毋庸置疑,将所学知识以教学的方式传授给他人是所有与新信息互动的方式中,参与性最强、参与度最高、最不被动的一种类型。教授他人不仅能够使信息在我们的头脑中扎根,还将迫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
教学能够帮助暴露学习者在知识层面的缺陷,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指导他人,并进行解释,这也使得我们无法躲在一知半解的舒适区内,告诉自己“是的,我已经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可以跳过它了”。如果你需要向他人解释一个知识点,这样的说法是无法令人信服的,你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个步骤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还将被迫回答与所教内容或知识相关的任何问题,并理清各种不同的观点之间的确切联系。
“向他人解释发生了什么”,在本质上,是对学习者掌握知识的一个测试,而测试的结果,要么是知道,要么是不知道,不存在含糊不清的状态。如果学习者无法向他人解释,或转述自己所学的知识,那么他就没有真正地学会。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被迫通过教授他人证明自己的理解之前,大多数学习者会自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让我们以摄影为例,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阅读和讲座的学习方式,能够保留的知识总共加起来是15%,这样的结果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从教科书或讲座中,能够学到的摄影知识是有限的,而通过视听辅助工具和示范——例如,某些角度会使物体看起来像什么,或如何使用计算机过滤打印等——将会对拍摄和处理照片的学习更有帮助。以小组形式,讨论摄影相关的技巧或心得,或许能够提供一些令人难忘的想法。当然,花时间练习拍摄和冲洗照片,必然能够带来最有效的第一手实践体验。
现在,让我们看看学习金字塔与教授他人有关的内容。在教授他人时,你需要强化他人对摄影基本知识的认识,向他们解释摄影的原则、类型和一般操作准则。理论上,在教授他人的过程中,你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金字塔上的所有部分的内容,并将个人的摄影经历,作为知识提供给学生,以期能够指引他们的学习和探索。这甚至还没有包括你为这个课程准备内容和教案花费的时间。
所有这些与教学相关的活动,都是刺激大脑调用已经掌握知识的积极因素。从大脑中提取一些信息,比将信息塞进去更有用,能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正是学习金字塔在最顶层(信息留存率90%)产生作用的原理。在教授他人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主动地从大脑中提取以前学过的知识,输出这些知识,重新组织语言表述,以确保别人能够理解和学会。这个过程又反过来强化了我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并同时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在将信息简化或压缩后,在大声地表达、解释或推理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获得了更多、更深刻的见解。通过将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和图像,学习者能够理清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教授他人这一行为,将迫使我们将笼统的信息,拆分为可以迅速理解和消化的细小信息块,并传递给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既巩固了自己的所学,又传播了知识。
学徒效应
研究表明,需要教授他人的人,会更努力地理解、回忆和应用所学的内容,以期实现更准确和高效的理解。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理解灌输到他人的头脑中,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工作,将使学习者变得更有创造力、更有同理心、以及更具包容性。因此,辅导其他准备考试的人,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往往远比那些完全不关注他人的成绩更好。那么,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了增强学徒效应的实用性,科学家们开发了虚拟学生程序,模拟教学活动。这些虚拟的学生,被称为“可教的代理(TAs)”。与可教的代理(TAs)进行互动的学生,其身份和地位,与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身份和地位截然不同——他们从传统的学生变成了教师。可教的代理(TAs)作为学生模型,能够像所有活跃的学生那样,提出问题,甚至尝试给出错误的答案。实验表明,使用可教的代理(TAs)进行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那些只为自己学习,没有使用可教的代理(TAs)作为反馈的同学。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可教的代理(TAs)对八年级学生在生物课上的影响。一些学生被要求学习生物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教给可教的代理(TAs)。其余的学生,则被要求开发一个在线概念图,以展示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实验的结果显示,与可教的代理(TAs)合作的学生,花了更多时间参与概念的学习,并表现出更强的学习驱动力。简而言之,这些学生为了教授可教的代理(TAs),愿意付出更大的学习努力,他们认为自己需要超越自身学习的责任和义务,并进而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比如学习专业的知识,毕竟,还有一堆虚拟的学生等着他们去教呢!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将学徒效应的效果归结为下面三个因素:
1.保护自尊的缓冲机制:这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让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失败,而不会产生常见的负面情绪。这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元认知力量,因为学生在没有失望情绪的刺痛下,更容易反思自身的学习缺陷或不足,这几乎是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和积极拥抱失败的速成课程。
2.渐进式的智力发育观:当学习的过程变成了提供外部指导,帮助他人学习时,学生会花更多时间检查自己的理解,这将帮助学生们看到自身见解的审查和完善,如何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
3.责任感:不管是进行真实的教学活动,还是像前面的案例中,教授一个虚拟的可教的代理(TAs),都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多的掌控。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表达的信息,将被另一个学习者吸收时,他们就会更加小心和谨慎,确保自己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理解。
当我们对学习的过程采取自觉和主动控制的态度时,学习总是会更加有效,这也是化身为教师后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去做的事情。
了解了学习背后的底层运作原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步骤,其具体的步骤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步 明确学习目标
在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先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用清晰的指标将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表述出来。确定目标时可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具体(Specific)、可以衡量(Measurable)、可以达到(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的相关性(Relevant)、设置截止期限(Time-based)。
目标具体(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将大的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小步骤,再用清晰的语言将各个小步骤里的具体任务描述出来。
示例:目标——我要加强对财富的认识。这种描述并不明确,因为“加强认识”有许多具体的做法,比如,学习书本知识,看纪录片学习,请教他人,参与理财,购买基金产品,购买股票等。有这么多方法,我们“加强对财富的认识”应该特指哪一种?不明确就无法评判与衡量。可以将目标再具体与细化为:我要通过看纪录片学习理财。
可以衡量(Measurable)
设置的目标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标准,来检验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数据可以让人清晰地感知目标进度与完成情况,也可以在时间上进行量化。比如:我要通过看纪录片学习理财,如何才能显示自己是在认真学习?我们需要一个可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看200集纪录片学习财富知识,做300条笔记,花90天时间等。
可以达到(Attainable)
评估想要实现本次学习目标,需要哪些条件及工具?哪些资源是唾手可得的?哪些障碍是无论如何都克服不了的?
学习目标的难度需要控制在相对科学的范围内。如果目标太大太难,实现机率小,人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动力;如果目标太简单,不具有挑战性,同样也会动力不足,使人丧失完成目标的兴致。耶克斯-多得森定律显示,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学习动机存在着一个最佳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动机的强度增大而逐渐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的最佳强度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之后学习效率便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困难有利于激发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从而维持最佳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与其他目标的相关性(Relevant)
思考本次目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实现本次目标与其他目标有什么样的相关性,如何为本次学习赋予很强的现实意义,将此次的学习目标与当下生活中的项目相联系。通过找到本次学习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为本次学习赋予现实意义,能够催生出更强的学习动力,更有利于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设置截止期限(Time-based)
设置目标时需要考虑到时限性,给想要达到的目标设置一个完成的期限,而不是无限拖延下去。时限性强调了学习的紧迫性,规定自己在截止期限内完成学习目标,可以让整个学习过程更有节奏感,张弛有度。例如,我将在今年××月××日之前完成某事。××月××日就成为学习的确定的时间限制。没有截止日期,无法考核目标完成度,也会导致因拖延而带来焦虑情绪,不利于目标的完成。
在对学习目标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对要学习的概念进行深度理解,将关键知识进行概括提炼。可以参考以下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概括:
#### 1)本次学习的概念、内容是什么
#### 2)它可以被运用在哪些地方
#### 3)它能与生活中的常识结合起来吗
#### 4)如何用日常用语来“比喻”所学知识概念
#### 5)能否基于自己的知识网络重新解释该概念
#### 6)自己对所学材料是否真正理解了
- 学习是一件有计划、有目的的事情,有了清晰的目标,才能勾勒出清晰的学习路线,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步 讲授给他人
在这一步里,请将自己想象成一位老师,你需要将你所学的某个知识点讲授给你的学生。这也是本方法核心的一步:以教促学,即用输出倒逼输入,从获得的反馈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输出知识、获得有益反馈的方式,巩固强化所学内容,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与记忆,能有效地将新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并在头脑里搭建起新的知识网络。
尽管我们都知道,找到一位“学生”,面对面进行教授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你也总是会受到环境、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完美实施这一步。因此,以下5种具体方法能够帮你顺利完成这一步。
讲给别人听
“以教促学”,最理想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所学内容讲给他人听,要是八十岁的老太太和八岁的小孩也能听懂,那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由于讲述时面对的是真实的人,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你在讲解过程中的专注度,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做到简洁明了,说明大脑已经对该知识进行了一次加工,那么学习内容就会更牢固地留存在你的大脑里。
讲给自己听
在自学时,由于条件限制,较难在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就能立刻找到一个愿意听你讲述的对象。此时,你可以用讲解给自己听的方式来获得反馈。尝试着将学到的知识先给自己讲解一遍,看自己是否像想象中那样对知识获得了理解,或者至少能透彻地解读某个知识的一大部分内容。比如,你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录音或者视频录制。在讲解结束后,观看和解析自己的录音及视频,从中获得反馈。还可以将录制好的视频发给亲朋好友观看,向他们寻求一些建设性的反馈。最后,同样的,将反馈整理成笔记,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做练习
这种方法较为方便,不需要他人的配合,可以随机展开。你可以在学习完某项任务后,给自己安排练习的机会。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整个过程不依赖于他人,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但也由于整个过程需要学习者具有强大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不太适用,年龄较小的孩子需成年人督促。
考试
考试是一个人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接触到的最常见的、最直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完一章节的内容后对其进行测验,老师与学生就可以迅速知道哪些知识是已经被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尚未掌握的,再根据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当然,学校中的考试有时并不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反馈,因此最好和其他方法搭配使用。
实际运用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反馈。这种方法适用于试错成本不太大的活动,比如英语学习。在学习完一个话题后,可以找朋友聊聊天,或者去需要讲英语的场所与人交流。如此,你对自己真实的语言掌握水平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再比如,在学习完某些编程知识的内容后,可以自己尝试着设计一款软件,看软件是否能够成功运行,如果不能,出现的问题就是你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完成了向外输出的过程后,学习者还需要获得反馈。反馈是调节和指导学习的过程。在你向外寻求诚实、富有成效和建设性的反馈时,需要注意调整自己面对反馈的态度,别让负面反馈影响情绪。同时,你在向他人提供反馈时也应注意方式方法,一味地批评或攻击,只会增加对方的焦虑或引发对方的负面情绪。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法,你还需要根据接收到的反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可以确保反馈中的建议能够得到实施,以提升本次的学习效果。如果没有这个最终的计划,整个过程就没有任何意义。一个能够将反馈提供的指导方针付诸实施的行动计划,将创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而且,如果说提供反馈的人身上存在什么共同点,那必然是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听到!
那么,什么样的反馈才是有用的、能够帮助你提升学习效果的反馈呢?
有益的反馈,通常遵循下面几点原则:
越具体越好:奥克兰大学的教授海伦·蒂姆伯雷(Helen Timperley)和约翰·哈蒂(John Hattie)强调了为学习者提供非常具体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性,即他们做对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像“干得好!”这样笼统的反馈,并没有包含对你有价值的信息,而像“还没到那一步”这样模糊的说法,你可能无法理解应该如何改进,下一次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不妨多花几分钟时间与对方深入沟通交流,让自己了解自己具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在对方提供的反馈中,“我很喜欢你非常直接有序的计算方式”或“你真正掌握了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事实”,又或“你在谈到数字时似乎有些焦虑,但这是可以解决的问题”,类似这些反馈可以帮助到你。此外,告诉你现在的做法与以前有何不同,也会十分有用。
越快越好:即时给出的反馈,其效果总是比几天、几周或几个月之后给出的反馈要好得多。一项将延迟的反馈与即时反馈进行比较的研究发现,接受即时反馈的学习者,成绩呈现了显著的提升。来自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另一个研究项目显示,收到大量即时反馈的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刚刚阅读的材料。
延迟反馈会让你在活动结束和学习时刻之间产生遥远的心理距离,而这种时间差,会削弱反馈的积极影响。为此,最好腾出时间,让自己获得即时而迅速的反馈,以确保你的“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传达和理解。
将反馈与目标联系起来:蒂姆伯雷和哈蒂指出,有效的反馈,往往需要围绕学习者正在努力实现的特定目标而展开。提供的反馈,应该清楚地传达其帮助学习者,朝着既定目标迈进的意图。例如“这篇论文应该为你最终的毕业论文打下基础”或“你的分层手法很好,让你离美容师执照更近了一步”等。
要小心措辞:反馈必须以鼓励而不是打击的方式提供。有些人对负面的反馈尤为敏感,会因感到被诋毁或羞耻,而让得到的反馈失去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以不会让自己感到害怕或羞耻的方式,收获意见或反馈。换句话说,有时候我们需要得到那些包裹着糖衣的反馈。当然,要把握真实有效和悦耳动听之间的平衡,并非易事。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你对自己自信心不足,你会希望听到什么样的反馈。
积极的反馈,能够使接受反馈的一方,愿意采取新的行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反过来说,负面的反馈,则告诉学习者,你必须做出调整,你最初的努力,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这会直接激发接受者的防卫本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完全杜绝负面或批判性的反馈,但在遭遇这种反馈时,需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上,例如“我知道你在这部分的课程内容上遭遇了麻烦,但我相信你拥有足够的天赋来解决这些问题”或“错误不过是正常的过程,每个人都犯过错误,我们最终都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
知道了哪些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提升学习效果后,我们要怎么应对他人的反馈呢?负面反馈可能会造成压力,我们在寻求反馈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理性,更有主动性,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一些毫无建设性的反馈而产生负面情绪。如此,我们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负面反馈带来的压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要求他人提供反馈。然而,研究表明,我们越是主动要求获得反馈,实际遭遇的压力就越小。更深刻的是,如果我们能够要求对方提供诚实的、不留情面的、甚至是负面的反馈,例如“来吧,请直说无妨”,那么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更有机会获得满意的结果,并能更快地根据反馈做出改进或调整。
在请他人提供反馈之前,先问问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样的反馈,你是在寻求赞赏、对项目的评估,还是寻求一个愿意提供指导和训练的导师?不要犹豫,请直截了当地请求他人给自己提供反馈。事实上,直接而具体地向他人寻求反馈,如“在这个领域,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进?”或“我怎么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这种直截了当的需求,能够帮助我们避开迂回而繁杂的敷衍意见,直接获得真实和有用的东西。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请尽可能地拓展提供反馈的对象队伍。你邀请提供反馈的朋友、同事或网友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众多不同的角度,形成关于某件事情的真正客观的评价。诚挚地邀请对方,大胆地提供直截了当和建设性的批判或意见。
第三步 重复回顾
当你在向他人讲授所学内容时,你可能会遇到卡壳、解释不清、或被对方的问题难住的地方。你需要将这些地方记录下来,之后,再次回到原材料当中,学习巩固那些没有牢固掌握的的环节,并为存在的疑问寻找答案。这是第三步要完成的任务——解决思维盲点。那些你讲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回答不了的问题,就是你的知识盲区。一般来说,在第一遍学习完材料后没有掌握住知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记忆问题
我们通常将大脑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瞬时记忆的内容在大脑中存留的时间很短,只有几秒。学习就是要求你将瞬时记忆转变为短期记忆,再通过不断地复习巩固,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而在第一遍学习时,很多记忆都属于瞬时记忆或者短期记忆,如果不加以复习巩固,很快就会被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通过实验数据将遗忘规律绘制成了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个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会随之开始。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先快后慢。在最开始学习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随后遗忘速度逐渐放缓。我们新学的知识,一个小时后就会被逐渐遗忘;如果我们在一个小时内回忆并复述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记住所学的知识;一天后再回忆并复述,将忘记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三天之后再回忆所学内容……如此循环往复,信息就可以慢慢地转化为长期记忆,在大脑里保存下来。
理解问题
难以将所学内容准确输出也可能是对知识的理解出了问题。如果你对知识没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在向他人输出时,就很难用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其阐述出来。向他人输出,是基于自己在理解和再次加工后的输出。如果发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存有一定疑问,在重新学习的过程中,你需要将知识拆解成一个个更小的单元,对其进行逻辑分析、结构分析,弄清楚每一个概念所指的是什么,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整个课题最后的落脚点在哪里,本次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是什么等等。当你真正对本次的学习内容理解之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给他人听就不会太难。
视野问题
如果你对学习材料已经烂熟于心,对每个概念、概念之间的关联、每个句子都理解得十分透彻,但还是觉得不太完整,这就需要你从视野方面找原因了。此时,你可能遇到了自己的知识边界。
想要扩大你的知识边界,你需要进行拓展学习。例如,你可以对学习内容追本溯源。弄清该知识的来源,找到关于它的更大的背景知识,并将更大的知识背景与当前所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当下所学的知识变成一个更大的知识脉络中的一根小血管。创造各种知识之间的连接,可以帮助大脑对所学知识进行定位,从而构建出更系统的知识框架。
你还可以对知识进行横向拓展。想一想与所学知识类似的结构或模型还有哪些?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横向拓展是在知识周边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去做比较、找异同。比如达克效应与墨菲定律有哪些异同点?学习语言的方法可以迁移到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去吗?将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之后,你对该知识点会有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掌握,理解也会更加透彻,这些都将有利于你对该知识点的输出。
了解了没能完全掌握知识的原因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对知识盲点进行二次学习,逐一攻破。重复与回顾这一环节,需要你根据获得的反馈不断攻破你的知识盲区,直到可以完整流利地讲述为止。
第四步 再次讲授
当你补充了在讲述中遇到的卡壳、疑问之处时,你需要再次用自己的语言去向他人去解释,用更精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如果解释得很复杂或令人迷惑,则需要进一步概括知识并精简语言。这个步骤看上去好像和前面的步骤没有太大差别,实际上却大不相同。
再次讲授,是对知识的更进一步理解
如果讲述过程中有冗长啰嗦的地方,存在理解困难的地方,或者有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解释清楚的地方,那就说明你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透彻。想象一下,有的人只需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有的人需要翻来覆去解释一整天。你认为这两个人中谁才是真正理解相对论的人?毫无疑问是前者。
语言表述更通俗
这一步需要你将自己的表述通俗化。我们该怎样向一个八岁孩子解释广义相对论?你可以花三分钟时间简单背一遍广义相对论的概念,但是他能理解吗?这种讲解是成功的吗?如果在向外输出的过程中,你大量使用了原材料中的语言文字,甚至直接照搬了复杂高深的学术用语,这意味着其实你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概念。你的听众(那个八岁小孩)并不能通过你的讲述真正理解“引力场”、“时空弯曲”是什么意思,此时你的解释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搭了个“顺风车”(并且你还把你的听众乘客丢在了车后)。如果能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一个复杂概念,不使用任何行业术语,让门外汉,甚至是孩童和老人都能理解,那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
语言要更精练
在再次向外传授的过程中,你不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将这些专业概念内在化,将原来的内容打散,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排列,让新的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网络中的一部分,然后再以一个最佳方式呈现给他人。
这有点像搭积木游戏:你照着说明书搭了一个城堡,你知道了城堡的框架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你就可以抛开说明书,搭建一个自己策划构思的城堡。第一次搭建之时,可能耗费精力与时间,第二次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之后,搭建工作可以更迅速,更简洁。所以,再次传授时,语言一定是提炼过、精简过的,将最核心且最能解释清楚的信息,直接传授给他人。
整个“以教促学”的过程是一个从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过程。从对概念的学习,到对内容的深度理解,再到对知识的输出,学习者可以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通过复习和查漏补缺来巩固薄弱环节,最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知识再一次讲述给他人,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及熟练运用。这个过程就像是剥洋葱一样,层层推进,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再逐一解决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在一系列记忆、思考和表达等动作之后,新知识在你的大脑中产生连接。学习真正发生的时刻,就是在你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卡壳、再返回去重新学习的时刻。这种“以教促学”的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