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述评
李曼丽
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是哈佛本科课程的三大组成部分(核心课程、专业课程、自由选修课程)之一 [1] ,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体现着哈佛一贯的教育宗旨和理想,在美国也极具典型意义。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加强通识教育、祛除片面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已成为高等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中广泛受到重视的问题,研究哈佛的核心课程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哈佛核心课程的建立与发展
1.《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了高等教育应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组成的观点,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詹姆士·B.科南特(James B. Conant)任哈佛大学校长。他认为哈佛当时的通识教育课程不能达到向学生提供他们所必需的共同教育的目的。为此,他在1943年组织了“自由社会中通识教育的目标”(Objectiv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教师委员会。该委员会发表了颇具影响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又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该书提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公民,专业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定职业的能力,二者有区别但不可分割或对立。在它提出的课程计划中,要求每个学生毕业时修满16门课程(学年课程),其中应有6门是与通识教育有关的。这6门课程应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方面。学生必须在人文课程中的“文学名篇选读”、社会科学中的“西方制度和思想”以及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和物理学中选修一门(或选一门两者结合的课程),再从这三个领域中各选一门较高深的或跨学科的课程,如“人类关系”、“科学史”等。《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所提出的观点和课程方案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哈佛以实施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核心课程的基础。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识教育的滑坡与70年代“核心课程”的开始设置及其后的发展。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所提出的方案在哈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1949年,虽然哈佛正式通过了以“红皮书为基础”的通识教育课程,但该项课程事实上与“红皮书上所说的大相径庭” [2] ,并没有提供较高深的通识教育。大多数学生都以系里的某些课程来替代通识课程中的必修部分,已开设的通识课程在内容以及质量上也因教师的不同而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连所需的最低层次的共同教育也不可能受到。1975—197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认为大多数的通识课程和系里的专业课程没有多大区别。这种滑坡使通识教育的倡导者们十分不安。1976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组织了一个研究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可能性的教师小组。1977年,该小组提出了关于“核心课程方案”的报告,建议为对本科生实施通识教育,专门设置一组独立于系的课程,称为“核心课程”。该课程为新生入学后第一年所必修,其内容包括:写作、数学、非西方文明、政治和道德哲学、现代社会分析5个领域。该报告一经提出就被立即通过,并设立了相应的委会员,研究各个领域所需要的课程及学分。这样,哈佛历史上的第一个“核心课程”方案就正式出台并开始实施了。此后,哈佛对其核心课程进行了多次反省和改革,几次反省的焦点均集中在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有关教学规定的完善两方面,但核心课程这种基本形式未曾改动,一直沿用至今。
二、哈佛现行核心课程简介
什么是核心课程?前康奈尔大学校长H. T.罗德思(H. T. Rhodes)说:“核心课程不是以名著为基础的课程,而是用一种方式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直接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3] 曾任美国全国人文科学中心主席的查尔斯·弗兰克(Charles Frankel)认为,受过核心课程教育可以使你“对生活有多维度的理解,你不会对事件仅仅作出被动的反应,也不会仅仅只从个人的角度去关心它们,至少你可以把自己的命运看做是人类环境和人类命运的反映”。这就是核心课程的愿望。具体地说,核心课程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学科间的联系,最后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核心课程注重阐明所有人应具有的共同经验,注重那些可以加强人类关系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共同活动。
哈佛《1994—1995学生手册》对在校学生的修课规定是:每个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32门学期课程(half-course),其中16门是有关专业的,8门是通识教育的,其余8门则可依据个人兴趣自由选修。8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从哈佛核心课程中选学。下面对哈佛的核心课程做一简要介绍 [4] :
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个领域内的若干课程。这六个领域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
1.外国文化:该领域课程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并为其提供一种看待本土文化现象和传统的广阔视角。首选内容是当代文化,尤其是当今亚、欧、非、美主要文化传统的代表。有些课程也讨论已不存在的文化,或对几种文化进行比较。课程的内容大致包括各种文化体系的宗教伦理观、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各种思潮,另外,文学艺术及其他文化成就也在其考虑之列。
外国文化领域开设了三种形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1)一学期的外国文化课,这门课程所介绍的文化须与美国迥然不同,用英语讲授;(2)一学期的外国文化课,这门课程所介绍的文化与美国文化一样同源于西欧文化但又不尽相同,用非英语讲授;(3)两学期的外国文化课,用非英语讲授,适合于二年级外语水平的学生选修。现就该领域的课程举例如下:“印第安文明的起源”课,介绍印第安文化的思想、传统及其对现代印第安人的重要影响;“当代中东”课,介绍19世纪以来中东各国社会政治的演变;“中国文化革命”课,介绍1966—1976年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及其对中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们的启示,等等。
2.历史研究:该领域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研究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并能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世界。其课程分为A、B两类,各有自己的侧重点。A类:重点介绍现代世界中全球性或者接近于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和观点的发展状况及其渊源,包括当代各国不平等的历史背景、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演变、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历史作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世界若干重大问题的重要历史知识。如“发达与欠发达:各民族不平等的起源”课,用各种史料说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不平等的历史根源及现在所面临的问题。B类:侧重于一些重大事件的具体细节介绍,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类事务复杂性的理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等诸多因素如何综合作用形成各种事件。它要求学生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演进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过程,是人类的努力和现实世界中各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类课程涉及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以至科学史等内容。例如,宗教改革、达尔文进化论、美国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一直都被列入这类课程。上述两类课程都是跨学科的,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神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但本质上都属于历史研究。
3.文学艺术:该领域课程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以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能力。分为A(文学)、B(美术和音乐)、C(文化背景)三类。所有学生必须在每类中各选修一门。
A类:主要进行文学作品和文学分析方法的学习。该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文学批评和分析方法以及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结果。如文学的功能、文学分类、文学传统的演变以及作者、作品、背景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小说、戏剧、诗歌、民间文学等课程。如“戏剧和小说”课,通过欣赏大量著名作家的作品来介绍戏剧和小说的基本理论、创作风格、文学成就,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B类:主要进行美术手法、视觉艺术、音乐风格等方面的介绍,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如“浪漫主义和视觉艺术”课,通过回顾法国大革命之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及各自的艺术成就,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不同表达方式,而且还能使他们欣赏到历史上知名画家的作品。
C类:主要探讨文化史上特定时期及艺术作品在特定社会中的作用。如“希腊文明中的英雄主义”课,介绍的是希腊历史上英雄主义对其文学、艺术、祭祀仪式的影响等。
4.科学:此类课程的基本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科学的总体理解,增长他们的科学知识和培养他们获取科学资料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看待人类自身和世界的科学态度。科学类核心课程所要介绍的相关重大理论和发现,不仅包括科学家已发现的原理和规律,而且包括这些原理和规律是如何被发现的,特别是在科学发现过程中观察和实验的重要作用。科学领域的课程分为A、B两类。
A类:这些课程主要是通过定量方法处理和研究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为此开设的课程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大气”、“太阳和众星”等14门课程。以“太阳和众星”课为例,它介绍了各大星系和星际物质的性质、规模、能量等,并根据太阳黑子的运动对星际运动做了一些理论上的预测。
B类:这类课程涉及那些难于做定量处理的自然现象,对其提供描述性的、历史的、动态的定性说明。如“地球和生命的历史”课,从地质特征和化石的角度介绍地球和生命史。
5.道德:这类课程讨论人们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有关选择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作出道德和政治的理性选择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这些课程努力使学生熟悉已往关于如何做选择的重要思想传统,拓宽学生对高尚生活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义、义务、公民、忠诚、勇气和个人责任等观念。课程内容大多选自西方思想传统,不过也包含一些非西方的思想传统。该类课程不全面论述哲学、法学、伦理学或宗教的所有原则,只介绍那些与个人进行道德与行为的选择有关的内容。如“伦理学和国际关系”课,意在对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进行比较,阐明缺乏统一的道德认识将对人类命运造成威胁,揭示人权、正义、道德责任感的含义。
6.社会分析: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方法,从而加深对现代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理解。如“经济学”课,解释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人类学”课,论述文化的本质及其对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影响;“心理学”课,论述人格、动机和智力等关键概念的含义;“社会学”课,论述社会分层的性质、原因和含义;关于政府的课则探讨政府决策中的问题等。
上述6个领域中的每一个都由若干课程组成。在《哈佛1994—1995年核心课程目录》中,外国文化课有27门,历史研究课有29门(A类11门,B类18门),文化艺术课有48门(A类17门,B类17门,C类14门),道德课有12门,科学课有26门(A类14门,B类12门),社会分析课有11门。要求学生用本科学习时间的1/4左右来学习上述6个领域的8至10门课程,每个领域至少应选修一门。否则,学生将不能获得学位。
三、对哈佛核心课程的几点初步看法
1.哈佛核心课程反映该校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哈佛委员会的教授们认为,学校不能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为律师、商人或工程师,强调“哈佛学生所受到的广泛教养应和他们所受到的专业训练一样好”。同时教授们还坚信,不管毕业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他们从大学教育中应得到的首先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指导专业知识如何运用的知识,即能使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作用的一般文化。1945年哈佛委员会提出的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的公民”11978年提出的毕业生应该是一个“有教养的人”都是这种教育思想的体现。1992年报告中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更具体地阐述了哈佛委员会的通识教育观点,该报告认为,现代人应该:①掌握获取关于社会、自然和自我的各种知识的方法;②了解别国和本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以使自己更好地理解现代世界生活;③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判断能力;④熟悉各种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和工具;⑤具有解决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能力;⑥掌握定量分析和语言、写作的基本技能。这种通识教育显然有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避免使他们因专业局限性而成为完全专业化的、片面发展的人。
2.哈佛核心课程方案是一个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的方案。哈佛1991—1992年核心课程选课手册写道:“核心课程与其他通识教育方案不同,它没有像有的方案那样确定知识宽度的范围,或要求消化特定数量的知识信息,而是努力把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介绍给学生。每个领域内的课程无论在内容上多么不同,其着重点——思维训练则是相同的。”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量猛增,让学生全面掌握纷至沓来的知识已不可能,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哈佛核心课程摆脱了把学生看做“知识容器”的传统观点,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重视培养具有深刻思维力和明智判断力的人,这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3.哈佛核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因而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它提出了关于道德观、价值观和对心灵、理性的培养要求,这有助于克服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唯智主义倾向,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道德、品格标准的人;第二,它提供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的广泛知识,这有助于克服目前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使学生有可能打破专业限制,以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而这正是处理和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第三,它着力于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使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符合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学习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使学生符合当今和未来社会关于个体应能适应岗位更动和职业转变的要求;第四,它重视国际知识和国际问题的学习,这符合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符合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① Jerry G. Gaff, General Education Today, Jossy-Bass Publishers, 1993.
② Gary E. Miller, The Mea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8.
③ Harvard University, Repor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May 1964.
④ Harvard University, A Letter to the Faculty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ctober 1974.
⑤ Harvard University, Report to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on the Core Curriculum, May 1979.
⑥ Harvard University, Report to the Faculty on the Core Curriculum, May 1989.
注 释
[1] Introduc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 Harvard University, 1994, p. 10.
[2] Arthur Levine, 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Jossy Bass, 1978, p.360, p. 861.
[3] Fridrick Rodolph, Curriculum, Jossy-Bass Publishers. 1997, p. 269.
[4] 本文中关于核心课程的举例来源于:Harvard University, Introduc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 A Guide For Freshmen, 1991—1992; 1994—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