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这可不是你每天都能见到的比赛——19只黑猩猩对抗40个人。而且,这些人还不是随便什么人,他们是来自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1)的学生。这些黑猩猩来自同样名声显赫的莱比锡沃尔夫冈·科勒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毕竟,想要与哈佛和马普研究院的学生旗鼓相当地较量一番,你肯定不能随便找只马戏团的老猩猩。
比赛中双方面临的挑战是,暂时忍住不吃零食,以此赢得更多的食物。在比赛中,给黑猩猩的奖励是葡萄,给人类的奖励是葡萄干、花生、M&M巧克力豆、金鱼饼干和爆米花。首先,所有的参赛者可以选择2份或6份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作为奖励。这个选择很简单,因为人和黑猩猩都知道6比2好。接下来,研究人员把选择变得复杂了一些。每个参赛者都有机会立刻吃掉2份食物,或者等2分钟,然后有机会吃6种食物。研究人员知道,被试者更想要6份而不是2份食物。但他们能不能等呢?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07年,它是第一个直接对比黑猩猩和人类自控能力的研究。但研究人员发现的无非是人类的本性,或者说,进化需要耐性做基础。如果不需要等待,黑猩猩和人类都更想选择6份而不是2份食物。但如果需要等待,两个物种就会作出非常不同的选择了。72%的黑猩猩选择了等待,以便获得更大的奖励。哈佛和马普研究院的学生呢?只有19%的人愿意等待。
人类竟然被这种极有耐心的灵长类动物击败了,这应该如何解释呢?我们难道要相信,黑猩猩被上天赋予了特殊的自控力?还是说,我们人类在进化的某个时刻失去了等2分钟再吃花生的能力?
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处在最佳状态,人类控制冲动的能力让其他物种自惭形秽。但通常情况下,我们想象力丰富的大脑不会作出最有战略性的决定,而是让我们表现得像是失去了理性。这是因为,前额皮质最擅长的不是自控。它会为错误的决定寻找借口,向我们承诺明天会更好。你可以肯定,那些黑猩猩不会对自己说:“我现在要吃2颗葡萄,因为我还有下一次可以等着吃6颗葡萄。”但人类总有各种各样的花招,让自己相信抵抗诱惑是明天的事情。因此,拥有巨大前额皮质的我们,会一再屈服于即刻的满足感。
无论我们是从经济学、心理学还是从神经科学领域寻找解释,最终这些有关诱惑和拖延的问题都会归结到一个人类特有的问题上——我们如何看待未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对此做出了大胆的论断。他认为,人类是唯一会考虑未来各种可能性的物种。虽然这种本能为世界作出了诸多奇妙的贡献,比如人类创造的情感热线和体育彩票,但它也给如今的我们带来许多麻烦。我们的问题不是能预知未来,而是看不清未来的模样。
出售未来
我们可以像经济学家一样考察黑猩猩和人类的比赛。尽管黑猩猩的大脑只有人类的1/3,但它们却表现得更加理性。黑猩猩表现出了偏好(6比2好),接下来就按自己的偏好行事。它们只付出了很少的代价(只是120秒的等待),就换来了最大的收获。相反,人类的选择却显得非常不理性。在挑战开始之前,他们清楚地表明了自己更想要6份食物。但当必须等2分钟才能拿3倍数量的零食时,超过80%的人改变了自己的偏好。为了迅速得到瞬间的快感,他们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经济学家称之为“延迟折扣”。也就是说,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你来说价值越低。很小的延迟就能大幅降低你感知到的价值。加上2分钟的延迟,6颗M&M巧克力豆还比不上2颗能马上获得的巧克力豆。随着巧克力豆离我们越来越远,每颗巧克力豆的价值都缩水了。
“延时折扣”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大学生选择拿2颗巧克力豆而不是6颗,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宁愿放弃未来的幸福,也要选择即刻的快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迟迟不去纳税,只为享受今天的安逸。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在4月14号截止日期时担惊受怕,或是到4月16号缴纳罚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使用今天的化石燃料时,不去考虑未来的能源危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信用卡负债累累,却不去考虑高昂的利率。如果我们现在想要,我们就会马上去索取。如果我们今天不想面对,我们就把它推到明天。
深入剖析:你给未来的奖励打了几折?
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来说,当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时候,你是把哪些未来的奖励出售了?放弃抗争的即时回报是什么?长期的代价是什么?这是公平交易吗?如果理性的你说“不,那是个叫人讨厌的买卖”,那么,请你试着去捕捉自己改变选择的时刻。是什么想法和感觉让你出售了未来?
被奖励蒙蔽双眼
在这场自控力的公开赛里,人类觉得6份零食比2份零食更有价值,直到研究人员把2份零食放在桌上,说:“你是现在就想要,还是想等等?”超过80%的哈佛和马普研究院的学生改变了主意。他们并不是数学不好,只是被奖励的承诺蒙蔽了双眼。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有限理性”。也就是说,在变得不理性之前,我们一直是理性的。在理想状态下,我们非常理性。但当诱惑真实存在时,我们的大脑就进入了“搜寻奖励”模式,确保我们不会错过任何奖励。
颇具影响力的行为经济学家乔治·安斯利(George Ainslie)认为,大部分自控力失效的情况(无论是酗酒或上瘾,还是增重或增加债务)背后的原理都是这样的,大多数人从心底想抵抗诱惑。我们想作出选择,获得长期的幸福。我们想保持清醒,不再酗酒。我们想要紧实的臀部,而不是油炸甜甜圈。我们想要经济保障,而不是有趣的新玩具。但当我们和诱惑正面交锋的时候,我们只愿意选择短期的、即时的奖励,这种欲望是无可抵挡的。这就带来了“有限意志力”。也就是说,到我们真的需要自控力之前,我们一直拥有自控力。
我们会这么容易选择即刻的满足感,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大脑的奖励系统还没有进化到能对未来的奖励作出回应。食物是奖励系统最原始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仍然会在闻到或看到美食时变得特别敏感。当多巴胺最先在人脑中起作用的时候,离你很遥远的奖励与当下的生活还没什么关系,无论那个奖励是离你60英里,还是远在60天之后,都是如此。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能在可以获得奖励的时候让我们立刻得手。最起码,我们需要有动力,去追求离现在较近的奖励,比如一个你需要爬树或过河才能拿到的水果,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你要工作5年、10年或20年才能得到回报?你要花1000年才能得到大学文凭、奥林匹克金牌或退休金账户?这种对满足感的推迟是无法想象的。为了明天做准备,或许还有可能。但为了几十年以后作准备,那可就太久了。
作为现代人,我们在权衡“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时,大脑处理选项的方式相当不一样。“即时奖励”会激活更古老、更原始的奖励系统,刺激相应的多巴胺产生欲望。“未来奖励”则不太能激活这个奖励系统。人类最近进化出来的前额皮质更能理解它们的价值。为了延迟满足感,前额皮质需要让奖励的承诺平静下来。这并非不可能做到——毕竟,这正是前额皮质的作用。但是,它必须和一种感觉作斗争。这种感觉能让小白鼠在电网上跑来跑去,能让人在老虎机前花光所有的积蓄。换句话来说,这并非易事。不过,好消息是,诱惑并不总会有机可乘。要战胜我们的前额皮质,我们就必须立刻得到奖励,而且你最好能看到这个奖励。一旦你和诱惑之间有了距离,大脑的自控系统就会重新掌控局面。举例来说,在看到两颗M&M巧克力豆时,哈佛和马普学院学生的自控力就崩溃了。这个实验的另一个版本是,实验人员让学生作出同样的选择,但没有把巧克力豆放到桌上。这一次,学生们更可能选择有延迟的、更大的回报。看不到直接的奖励会让奖励变得抽象起来,对奖励系统的刺激作用也会减少。这能让学生们通过内心的计算,而不是原始的感觉,作出理性的选择。
对那些想延迟快感的人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只要你能创造一点距离,就会让拒绝变得容易起来。比如,一项研究发现,把糖果罐放在桌子的抽屉里,而不是直接放在桌上,会让办公室职员少吃1/3的糖。虽然打开抽屉并不比直接从桌子上拿糖果费多少事,但把糖果收起来确实能减少它们对欲望的刺激。当你知道什么会引起欲望的时候,将它放到视线之外,它就不会再吸引你了。
意志力实验:等待10分钟
对你想要的东西来说,10分钟或许看起来不太长。但神经科学家发现,10分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如果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如果没有了选择“即时满足感”的强烈生理冲动,奖励承诺系统就不会如此活跃。但是,当大脑权衡等待10分钟才能得到的曲奇饼干和更长远的奖励(比如减肥)时,它就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不会去选择能更快得到的奖励。是“即时满足感”中的“即时”二字劫持了你的大脑,扭转了你的偏好。
想获得一个冷静明智的头脑,我们就需要在所有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如果10分钟后你仍旧想要,你就可以拥有它。但在10分钟之内,你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以此抵抗诱惑。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创造一些物理上(或视觉上)的距离。
如果你的意志力挑战需要“我要做”的力量,你仍旧可以使用这个“10分钟法则”,以此来克服诱惑和拖延。你可以把法则改成“坚持做10分钟,然后就可以放弃”。当10分钟结束后,你就可以允许自己停下来。不过你会发现,只要一开始,你就会想继续做下去。
“10分钟法则”帮助烟民减少吸烟
基斯第一次抽烟差不多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他还是个大一新生。从那以后,他就一直想戒烟。有时候,他不知道戒烟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已经抽了这么多年烟了,早就造成了伤害。但是,他看到了一些报道,说戒烟可以扭转烟民心脏和肺部受到的伤害,即便是像基斯这样10年来每天一包烟的烟民也可以。他还没有准备好突然戒烟。即便他有时想要戒烟,但他想象不出自己再也不能抽烟的样子。他决定从减少吸烟做起。
“10分钟法则”就像是为基斯量身定做的一样。实际上,他知道自己有时候就要屈服于诱惑了。10分钟的延迟有助于他应对抽烟的渴望。它会强迫他记住,自己最大的渴望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有时,基斯会等够10分钟再抽烟。有时,还没到10分钟他就点上烟了。但这样的等待让他坚定了戒烟的决心。他也注意到,当他对自己的欲望直截了当地说“不”时,那句“好,但要等10分钟”减少了一部分的恐惧和压力,让他等起来更轻松。几次之后,他就能转移注意力,忘掉吸烟的冲动了。
这样练习几周之后,基斯提高了难度。只要有可能,他就利用10分钟的等待时间,到一个他不能吸烟的地方去,比如到办公室或商店里去。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冷静下来,或者至少让屈服于诱惑变得更困难。其他时候,他会给妻子打电话,寻求精神上的支持。最终,他决定把“10分钟法则”变成持续性的行为。“如果我能挺过第一个10分钟,我就可以再等10分钟,如果那时候我还想抽烟的话再抽。”很快,他就减少到每两天抽一包烟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把自己看做“能戒烟的人”,这也增强了他所需的自控力。
当你觉得自己无法做到“不会有下一次”的时候,不妨用“10分钟延迟法则”来增强你的自控力。
你的折扣率是多少?
给“未来的回报”打折是人的天性,但每个人打的折有所不同。有些人打的折很低,就像高级商店从不降价出售最好的商品一样。这些人心里牢记更大的奖励,并会等待它的到来。另一些人打的折则很高。他们不能抵抗“即时满足感”的承诺,就像打1折的清仓大甩卖一样,只为赶快回笼资金。你打的折是多是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长期的健康状况和你获得的成功。
第一个研究折扣率长期影响力的实验是个非常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名为“棉花糖测试”。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心理学家沃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让一群4岁的孩子作出选择,是现在就要1份零食,还是15分钟后要2份零食。解释完选择内容之后,实验人员让每个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屋子里有2份零食和1个铃铛。如果孩子可以等到研究人员回来,他可以得到2份零食。但如果他等不及,他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摇铃,然后立刻吃掉1份零食。
大多数4岁的孩子做的,正是我们现在认为最没效果的延迟满足感的方法。他们会盯着奖励看,想象它的滋味。这些孩子才过几秒钟就坚持不住了。而那些成功的孩子大多不会盯着奖励的承诺。记录孩子们独自挣扎的录像是很有意思的。出人意料的是,看这盘录像带也是自控力的绝妙一课。有一个女孩用头发遮住脸,这样她就看不到零食了。有一个男孩虽然盯着零食看,但他把铃铛推得远远的,这样他就够不到了。另一个男孩作出了妥协,他舔了舔零食,但没有真的吃掉它们——这预示着他将来在政界会有出色的表现。
虽然这项研究主要揭示了4岁的孩子如何延迟满足感,但同时它也是预测孩子未来表现的好方法。在“棉花糖测试”中,一个4岁的孩子能等待多久,预示了10年后他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能否取得成功。等待时间最长的孩子更受人欢迎,学习成绩最好,也很擅长处理压力。他们的高考成绩更好,在测试前额皮质功能的神经心理学实验中表现得也更好。能否花15分钟等待2个棉花糖,能有效地衡量很多更重要的事,比如,一个孩子处理暂时的不适感、实现长期目标的能力如何?他是否知道如何把注意力转移开,不去关注即时奖励的承诺?
个体差异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无论这种差异是在童年时期还是在以后测量出来的。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得出了一个计算人们折扣率的复杂公式——对你来说,今天的快乐比明天的快乐重要多少?对未来的奖励大打折扣的人,更可能在很多方面出现自控力问题。他们更可能抽烟、酗酒,选择吸毒、赌博或其他癖好的风险也更高。他们不太可能为了养老而存钱,更可能醉酒驾车或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他们也更可能拖延着不做某件事。他们甚至很少戴表——似乎他们只关注当下,时间本身却没那么重要。如果现在比未来更重要,那么就没理由去延迟满足感。想摆脱这种心态,我们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未来变得更重要。
意志力实验:降低你的折扣率
幸运的是,一个人的折扣率不是始终不变的物理法则。通过改变自己对选择的看法,我们就能降低折扣率。
想象一下,我给你一张90天后可以兑换的100美元支票。然后,我试着跟你讨价还价:你愿意用它来交换一张可以即时兑换的50美元支票吗?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人们一开始拿到的是50美元的支票,然后有人问他们,是否愿意拿它来交换一张延迟兑换的100美元支票,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最初得到的奖励就是你想保留的东西。
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人想避免失败。也就是说,我们确实不想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比起得到50美元的快乐,失去50美元的不快对我们影响更大。当你先想到的是未来的大奖励,然后再考虑把它换成一个即时的小回报,这感觉像是损失了。但是,当你一开始想到的是即时的奖励(你手中的50美元支票),然后再考虑延迟满足感能得到更大的奖励,这看起来也像是损失了。
经济学家发现,你会找到更多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你先想到的奖励是合理的。那些一开始就问自己“为什么我应该拿50美元支票”的人,会想出更多的理由支持即时的满足感(比如,“我真的需要用这些钱”,“谁知道100美元的支票90天后能不能兑现呢?”)。那些一开始就问自己“为什么我应该拿100美元支票”的人,则会想出更多的理由去支持延迟的满足感(比如,“这可以多买一倍的东西呢”,“90天后我会和现在一样需要用钱”)。当人们首先想到未来的奖励时,未来奖励的折扣率就会大幅下降。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你都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抵抗即时的满足感。
1.当你受到诱惑要做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请想象一下,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2.想象你已经得到了长期的奖励。想象未来的你正在享受自控的成果。
3.然后扪心自问:你愿意放弃它,来换取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感吗?
梦想比任何网站都值钱
阿米娜是斯坦福大学的大二学生,专业是人体生物学。她目标远大,梦想进入医学院。但是,她承认自己对Facebook上瘾了。上课的时候,她没法不去看这个网站。这就意味着她错过了许多重要的课程信息。本该学习的时候,她在Facebook上花了很多时间。因为在Facebook上总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看朋友们的新鲜事、相册、链接,诱惑是源源不绝的。网站不可能为了她而停止更新,所以她必须找个方法让自己停下来。
为了抵抗Facebook带来的即时快感,阿米娜把这个网站视为对自己成为一名医生这一最大目标的威胁。当她受到诱惑,在网站上浪费时间的时候,她就会问自己:“为了它,我可能成不了医生,这值得吗?”这样一想,她就再也不能否认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她甚至用图片处理软件,把自己的脑袋“嫁接”在一个外科医生的身体上,并把新照片设置成了笔记本电脑的桌面壁纸。每当她需要记住未来的奖励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或想让未来的奖励看起来更真实的时候,她就会看看这张照片。
没有出路:预先承诺的价值
1519年,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蒂斯(Herman Cortes)为了寻找黄金和白银,从古巴出发,向着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进发。他的船队有11条船,随行的是500名士兵和300个居民。科尔蒂斯的目标是进军内陆,征服原住民,占领土地,抢夺所有的金银。
但是,原住民可不会轻易屈服。墨西哥中部是阿芝特克人的故乡,阿芝特克人以血腥的人祭闻名于世,由伟大的莫特祖玛神王领导。科尔蒂斯的队伍只有少量的马匹和火炮,几乎算不上是强大的军队。他们在墨西哥海岸登陆的时候,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向内陆进发。他们不愿意远离海岸带来的安全感,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坐船逃跑。科尔蒂斯知道,当他们的队伍遭遇第一场战斗时,如果船员们知道可以选择离开,他们就会在诱惑下投降。所以,根据传说,他命令自己的军官放火烧船。那些西班牙大帆船和快速帆船都是木头制成的,防水涂层则是易燃的沥青。科尔蒂斯点燃了第一个火把,他的人把帆船点着了。当船烧到了水位线以下,它们就沉没了。
这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人类如何迫使未来的自己去做现在想做的事。通过烧沉帆船的行为,科尔蒂斯展示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踏上征程的时候,我们可能感到无所畏惧,精力充沛。但在未来,我们很可能在恐惧和疲惫的影响下偏离正轨。科尔蒂斯烧掉了那些船,保证了他的队伍不会在恐惧面前退缩。他让船员们(和未来的他们)别无选择,只好前进。
有些行为经济学家认为破釜沉舟才是最佳的自控方法,他们都很喜欢这个例子。行为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是最先支持这种方法的人。2005年,他凭借“冷战中核武器对冲突的影响”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谢林认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就必须限制自己的选择,他把这称为“预先承诺”。谢林从自己对核武器威慑力的研究中借用了“预先承诺”这个概念。他指出,比起那些表示不会报复的国家,预先承诺将立刻采取不断升级的报复措施的国家,使自己的威胁显得更加可信。谢林把理性的自我和受诱惑的自我看做战争的两方。两方有非常不同的目标:理性的自我设定了需要遵守的做法,受诱惑的自我则常常在最后关头决定改变做法。如果受诱惑的自我能为所欲为的话,最终的结果只会伤及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受诱惑的自我是无法预料的、不可靠的敌人。正如行为经济学家乔治·安斯利所说,我们需要“像对待另一个人一样,逐步预测并约束那个自我”。这就需要诡计、勇气和创造力。我们必须研究受诱惑的自我,看清它们的弱点,用理性的偏好来束缚它们。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森(Jonathan Franzen)曾公开讲述过自己“破釜沉舟”坚持写作的故事。和很多作家和白领一样,他也很容易被电脑游戏和网络分心。接受《时代》杂志的采访时,他解释了自己是如何拆掉手提电脑,防止自己因受诱惑而拖着不写东西的。他从硬盘中卸载了所有浪费时间的软件,包括所有作家的天敌——纸牌游戏。他拆掉了电脑的无线网卡,还把网络接口弄坏了。他解释说:“你要做的,就是把强力胶挤进网线里面,然后把接口使劲拧下来。”
你或许不想为了防止分心而把电脑毁掉,但你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让未来的自己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比如,一款名为“自由”(macfreedom.com)的程序能让你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里关闭电脑的网络连接,另一款名为“反社交”(anti-social. cc)的程序能让你有选择性地远离社交网络和电子邮件。我个人更喜欢“拖延捐献”(procrasdonate.com)这款程序。当我浏览浪费时间的网站时,它会给我记下账来,并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如果诱惑你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巧克力或香烟,你也可以试试“被捕的原则”(CapturedDiscipline)这种产品。这个脱氧钢制保险箱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可以定时锁上2分钟到99小时。如果你想买一盒女童军饼干,但不想一次吃完,那就把它锁起来。如果你想暂停使用信用卡,也可以把它锁进保险箱。未来受到诱惑的你除非用一捆炸药把保险箱炸开,否则别想把信用卡弄出来。如果目标是你不得不做的事,那就试着把钱放在目标附近。比如,如果你想强迫自己去锻炼,你可以先花一大笔钱办健身房的年卡,作出预先的承诺(2)。但正如谢林说,这种方法并不像是一个国家投资扩建核武器工厂。未来的你会知道自己是认真的,那么当你威胁到理智的目标之前,请三思而后行。
意志力实验:对未来的自己作预先承诺
你准备好对未来受诱惑的自己施加压力了吗?这一周,为未来某一刻的自己作出承诺。从以下策略中挑选一个,在你的意志力挑战中用上它。
1.作好拒绝诱惑的准备。在未来的自我被诱惑蒙蔽之前,提前作出选择。比如,你可以在饿得对外卖菜单流口水之前,先打包一份健康午餐。无论是个人锻炼还是看牙医,你都可以作好计划并预先付款。为了未来的自己按理性偏好行事时更容易些,你能为意志力挑战做些什么?
2.让改变偏好变得更难。就像科尔蒂斯“破釜沉舟”一样,不要让自己轻易屈服于诱惑。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摆脱诱惑。当你购物的时候,不要带信用卡,只带你想花掉的现金。把闹钟放在房间的另一端,你想要关闹钟就必须起床。这些做法都不能保证你绝对不会改变想法,但至少能让作出改变变得很困难。当你受到诱惑的时候,你能不能制造延迟或设置障碍,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应对诱惑?
3.激励未来的自己。如果你在用胡萝卜或大棒督促自己获得健康和快乐,那么你不用觉得羞愧。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伊恩·艾尔斯(Ian Ayres)就是这么说的。他创立了创新网站stickk.com,帮助人们向未来的自己预先作出承诺,从而实现改变。他的网站特别强调“大棒”——找一个方法,让你得到即时快感时付出更大的代价。你可以给即时的奖励“加税”,比如告诉自己会增加体重(艾尔斯试过了,这个办法很成功),或在没完成预定目标时向慈善机构捐款。(艾尔斯甚至推荐选择了“反慈善”,也就是给你不支持的机构捐款。这样,失败的代价就显得更惨重了。)奖励的价值可能没有变化,但屈服的代价会让即时的快感显得不再诱人。
为受到诱惑的自己理财
对正在戒毒的人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管好自己的钱。很多人没有银行账户,所以必须依靠支票兑现,即用工资支票或社会服务支票兑换现金。那些钱放在口袋显得很烫手,他们很容易为了一个晚上的乐子而花掉两周的薪水。这就让他们没法买吃的,没法付房租,更没法抚养孩子。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两位精神病学家马克·罗森(Marc Rosen)和罗伯特·劳森汉克(Robert Rosenheck)为正在戒毒的人设计了一个理财项目。(科尔蒂斯和谢林也会很赞成这个项目的。)这个项目名为ATM,即“顾问—出纳理财干涉法”(Advisor-Teller Money Manager Intervention)的缩写。它融合了奖励和预先承诺这两种方法,让明智的支出显得更有吸引力,让不动脑子的支出显得更加困难。
这个项目给每个戒毒者指派一名理财师。他们同意把钱存在一个银行账户里,只有理财师才有账户的使用权。同时,理财师控制委托人的支票簿和银行卡。理财师会和每个委托人谈话,在谈话过程中为他们设定目标,帮他们认清自己想要这些钱做什么,让他们意识到存钱如何有助于实现长期目标。他们一起做每个月的预算,确定在食品、房租和其他事项上的开支,通过写支票来偿还到期的账单。他们还会设定和长期目标相符的每周开支计划。
理财师会给每个委托人一些钱,但这些钱只够他们支付计划好的开支。如果要购买计划外的东西,委托人就要和理财师见面,并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如果理财师认为这和委托人最初的目标和预算不一致,或者怀疑委托人酗酒或吸毒,他就可以延迟48小时再作批示。这种延迟能让委托人恢复理性的偏好,而不会按受诱惑时的冲动行事。当委托人取得进步的时候,比如找到了工作、参加了戒毒互助会、通过了每周药物测试的时候,理财师也可以用委托人自己的钱“奖励”他们。
这种干涉法不仅在帮助戒毒者理财上取得了成功,还减少了他们使用麻醉品的次数。重要的是,这不只是“预先承诺”的功劳。这个项目改变了戒毒者对时间和奖励的看法。研究发现,这个项目降低了他们的“折扣率”,提高了他们心中未来奖励的价值。折扣率减少得最多的戒毒者,最有可能不再故态复萌。
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有人对参与者负责任,支持他们实现目标。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你能和他分享你的目标,能在你感觉受诱惑时寻求他的帮助?
遇见未来的自己
我想介绍两个人给你认识。我想,你一定会和他们相处愉快。第一个人叫“你”。“你”容易拖延,没办法控制冲动,不怎么喜欢运动、完成文书工作或洗衣服。第二个人也叫“你”。为了方便区分,我们称之为“你2.0”。“你2.0”没有拖延症。无论面对多无聊、多困难的任务,他都有源源不绝的能量。“你2.0”有惊人的自控力,面对薯片和家庭购物频道毫不冲动,面对办公室性骚扰行为毫不退缩。
“你”和“你2.0”是谁呢?“你”就是正在读这一章的你。你或许会因为缺乏睡眠而觉得疲惫和烦躁,或是一想到今天还有10件事没做就感到无力。“你2.0”就是未来的你。不,不是你读完这本书就会奇迹般变成的那个人。未来的你是那个会整理衣橱的人,那个比现在更热爱锻炼的人。未来的你是那个会在速食店点健康菜品的人,所以,现在的你可以尽情享受会让自己血管堵塞的汉堡——就算你点它的时候必须签署法律弃权书(3)。
未来的你总是比现在的你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能量和更强的意志力。至少,我们在想到未来的自己时会这么告诉自己。未来的你不会感到焦虑,比现在的你更能忍受痛苦——这使得未来的你在结肠镜检查中不会有任何问题。未来的你能更好地管理自己,更有动力。所以,把所有困难的事都扔给未来的你去做,是最合理不过的事了。
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这是个令人费解但却不难预测的错误。我们把未来的自己理想化了,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做到现在的自己做不了的事。我们有时会虐待他们,让他们承担现在的自己犯下的错误。有时候,我们只是误解了他们,没有意识到未来和现在的自己有相同的想法和感觉。但是,无论我们怎么看待未来的自己,我们都不会觉得他们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人。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艾米丽·普罗宁(Emily Pronin)证明了,这种错误的想象让我们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对待未来的自己。在她的实验中,学生们要作出一系列关于自控力的选择。有些学生要选择他们今天想做的事情,其他学生则要选择他们未来想做的事。与此同时,学生们还要决定排在他们后面的那个人要做什么。虽然你觉得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会自然而然结成联盟,但实际上,我们更可能解救现在的自己,不让他受到太大的压力。我们会给未来的自己增加负担,就好像那时的自己是个陌生人一样。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学生们喝一种用番茄酱和酱油兑成的恶心液体。学生们要选择,自己为了这个科学实验愿意喝下多少。他们喝得越多,对研究人员就越有帮助。这是一个典型的“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战。研究人员告诉一些学生,试喝会在几分钟后开始。对另外一些学生,他们则表示试喝会安排在下个学期。他们现在是脱身了,但未来的他们需要咽下这种混合物。同样,学生需要决定下一位被试者要喝多少混合物。你会怎么做?未来的你会怎么做?你会对一个陌生人抱什么样的期待呢?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未来的你就会比现在的你对科学(和酱油)更感兴趣。学生们让未来的自己和下一个被试者喝的恶心液体(近半杯),比现在的自己愿意喝的(2大匙)多了两倍。当学生们需要花时间做好事的时候,他们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偏好。他们为未来的自己作出承诺,下学期会用85%的时间辅导其他同学。他们在安排其他被试者的时间时也同样慷慨,保证会花120分钟去辅导别人。但是,当研究人员要求他们这个学期就开始执行的时候,他们只有27分钟可以用来帮助别人。在第三个实验中,学生们需要选择是现在拿到一小笔钱,还是等过一段时间拿到一大笔钱。在为现在的自己做选择时,他们选择的是即时的奖励。但他们希望未来的自己(和接下来的被试者)延迟获得满足感。
如果我们真的指望未来的自己能这么崇高,我们确实可以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做好所有的事。但更典型的情况是,当我们到了未来,理想中“未来的自己”却不见了,最后作决定的还是毫无改变的曾经的自己。即便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自控力,我们仍然愚蠢地希望未来的自己不会面临冲突。“未来的自己”会被你一直推向未来,就像“天降救星”(deus ex machina)”(4)一样,在最后的时刻出现,拯救那时的自己。
深入剖析: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
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变化或任务,等待自控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你是不是乐观地让自己承担过多的责任,最后却被不可能的任务打倒了?你今天有没有不去做什么事,因为明天你会更想去做那件事?
怕看牙医的人不再等待未来爱看牙医的自己出现
45岁的保罗上次看牙医是10年前的事了。他的牙龈很敏感,而且有周期性的牙疼。他妻子一直让他去看牙医,但他总是说,等手头事情没那么忙了就去。实际上,他是害怕发现牙齿出了问题,害怕自己要经历的治牙过程。
当想到“未来的自己”这个问题时,保罗意识到,他一直在告诉自己,他未来会克服恐惧,那时他就能去预约了。但是,当他回想自己实际的行动时,他发现这句话已经说了近10年了。他因为拒绝去看牙医,牙齿和牙龈的状况肯定已经恶化了。为了等待未来无所畏惧的自己出现,他让现在的自己有了真正需要担心的问题。
保罗承认,自己无论何时都不愿意去看牙医。他决定找一个方法,让充满恐惧的自己去看牙医。保罗的同事给他推荐了一位牙医,说他特别善于应付感到害怕的病人,甚至会在检查和治疗时给病人打镇静剂。以前,保罗可能会觉得尴尬,不愿去看这位牙医。但现在他知道,这是让现在的自己关心未来的健康的唯一途径。
为什么未来看起来不一样?
为什么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视为另一个人呢?原因在于,我们不知道未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我们想到未来的自己时,我们的欲望不会像现在一样紧迫,情绪不会像现在一样真切。直到我们真的需要选择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当下的想法和感受。当学生们决定下个学期的自己要喝多少混合物时,他们作决定时不会觉得肚子疼。在捐献未来自己的时间时,学生们不会想到这个周末的重要比赛或期中考试的压力。如果内心感觉不到厌恶或焦虑,我们就猜不出未来的自己愿意做些什么。
脑成像研究发现,我们在考虑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时,运用的是大脑中不同的区域。当人们想象着未来的快乐时,大脑中想象自己经历的区域竟然毫无反应,就像是别人在享受日落和佳肴一样。当人们考虑某种品质是形容现在的自己更恰当,还是形容未来的自己更恰当的时候,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当我们考虑未来的自己时,大脑的活动和我们考虑别人的特征时如出一辙(5)。这就像是我们只能通过外表去判断一个人如何,而不是通过内在去判断我们自己如何。大脑会把未来的自己当成别人,这种习惯对自控力影响极大。研究发现,当你想到未来的自己时,大脑中越是想不到自己,你就越可能对未来的自己说“去你的”,也就越可能对即时的满足感说“好”。
资金筹集人巧妙利用未来自己的乐观精神
亚利桑那大学的经济学家安娜·布雷曼(Anna Breman)想知道,人们总觉得未来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更慷慨,那么非营利组织能否利用人们的这一倾向。资金筹集人能不能利用这个现象,不是让人们现在立刻捐款,而是把未来自己的钱捐出去呢?她和“迪亚索尼”(Diakonia)一起研究了两种不同的资金筹集策略。“迪亚索尼”是一家瑞典的慈善机构,致力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在“今天多捐点”实验中,捐助者从下一次捐款开始,自动提高每月的捐助额。在“明天多捐点”实验中,捐助者同样要提高每月的捐助额,但两个月内暂时不变。和“今天多捐点”实验比起来,“明天多捐点”实验中的捐助额提高了32%。当谈到自控力问题时,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希望从未来的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如果是让其他人承诺奉献他们的金钱、时间或努力,你可以利用他们对未来的想象,让他们提前作出承诺。
未来的自己成了陌生人
和陌生人的幸福比起来,我们都会更关心自己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们会把现在自己的需求置于未来自己的幸福之上,这是合乎逻辑的。为什么要牺牲掉自己现在的幸福,而给陌生人的未来投资呢?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豪尔·厄斯纳-赫什菲尔德(Hal Ersner-Hershfield)认为,这种“利己主义”思想正是老龄化社会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人们的寿命更长了,但退休年龄没变,大多数人还没有为剩下的年岁作好经济上的准备。据估计,“婴儿潮一代”出生的人有2/3没有存够钱,无法在退休后维持生活水平。实际上,2010年的一项调查发现,34%的美国人没有为退休后的生活攒钱,其中53%是33岁以下的人,22%是65岁或以上的人。厄斯纳-荷什费德(他自己年轻时也没什么存款)认为,人们之所以不给未来的自己储蓄,是因为存钱就像把钱给了陌生人。
为了找出原因,他发明了一种名为“未来自我的连续性”测量方法——你在多大的程度上认为,未来的自己在本质上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不是所有人都会把未来的自己看成彻底的陌生人,有些人会觉得和未来的自己很亲近,联系很紧密。图7-1说明了人们和未来的自己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看一看这张图,找一找你和哪个情况最相符,然后我们再继续。)厄斯纳-荷什费德发现,那些“未来自我的连续性”比较高的人,也就是两个圆圈重叠得比较多的人,存款更多,信用卡负债更少,未来也会更加宽裕。
图7-1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发生变化。
哪对圆圈展示了现在的你和未来20年后的你的相似之处?
如果说,觉得未来的自己很陌生,会让自己现在花更多钱,那么,认识未来的自己会不会让你存下更多钱?厄斯纳-荷什费德决定向大学生介绍退休后的情况,以此来测试这种假设。他和专业的电脑动画设计师一起,用表现年龄推移的软件设计出了被试者退休后的三维模拟像(6)。厄斯纳-荷什费德的目标是,让年轻的被试者感觉这真的是若干年后的自己,而不是自己的某个亲戚(因为学生们最常见的反应是:“这长得真像乔叔叔或莎莉阿姨!”),或是恐怖电影里的生物。认识了未来的自己之后,学生便和他们的老年模拟像在虚拟情景下进行互动。被试者坐在一面镜子前,他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未来的自己”的后背。如果被试者动了动自己的头,未来的自己也会动一动头。如果他转向一侧,未来的他也会转向一侧。当被试者看着镜子中未来的自己时,研究人员向每个被试者提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来自哪里?”“你在生活中对什么最感兴趣?”被试者回答问题时,就像未来的他们在说话一样。
在和未来的自己相处一段时间后,被试者离开了虚拟现实实验室,开始进行一个模拟预算项目。他们分别拿到1000美元,需要用这些钱分别支付现在的花费、娱乐消费、活期存款和退休账户。和那些只在真正的镜子里看着年轻的自己的学生比起来,那些与未来的自己有过互动的学生,会多拿两倍的钱放进退休账户。认识未来的自己,让学生们更愿意为未来的自己投资,也就是为他们自己投资。
虽然这项技术还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可以想象,会有那么一天,每个新职员在参加公司的退休计划之前,人力资源部都会让他认识一下未来的自己。此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你认识未来的自己。(请参看意志力实验:“遇见未来的自己”)增加“未来自我的连续性”不仅会增加你的存款,还能帮助你应对各种意志力挑战。较高的“未来自我的连续性”会让人现在就做到最好。比如,厄斯纳-荷什费德注意到,“未来自我的连续性”较强的人更可能按时参加测试,而连续性较弱的人则更容易失约。受这个意外发现的启发,厄斯纳-荷什费德开始研究,未来自我的连续性是如何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的。他最近的研究发现,未来自我连续性较弱的人,在商业活动中更可能有不道德行为。他们更可能把在办公室捡到的钱塞进自己的腰包,在泄露可能毁掉别人事业的信息时觉得更舒服。在奖励骗子的游戏中,他们说的谎更多。看起来,如果我们感觉和未来的自己毫无关联,就会忽略自己行为的后果。相反,如果我们觉得和未来的自己联系紧密,就会保护自己不被最糟糕的冲动所伤。
意志力实验:遇见未来的自己
无须坐上德劳瑞恩轿车(7),你就可以把自己送到未来,帮助自己作出更明智的选择。下面三种方法能让未来变得真实可信,让你认识未来的自己。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方法,在这一周尝试一下。
1.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德国汉堡-埃普多夫中心医科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想象未来可以让人延迟满足感。你甚至不需要去想延迟满足感带给未来的回报,只要设想一下未来就行。比如,如果你正面临一个抉择,是现在就开始一个项目,还是推迟一下再开始,那么,想象一下你下周在杂货店里购物,或者想象一下你正在开预定的会议。当你想象未来的图景时,大脑就会更具体、更直接地思考你现在选择的结果。你想象的未来图景越真实、越生动,你做的决定就越不会让你在未来后悔。
2.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FutureMe. org的创始人发明了一种给未来的自己发邮件的方法。从2003年起,他们就收了大量人们写给未来自己的电子邮件。他们会按作者选择的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把这些邮件发出去。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想一想未来的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现在作出的选择呢?向未来的自己描述一下自己现在将要做什么,有助于你实现长期目标。你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希望?你觉得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你也可以想象未来的自己回头看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因为现在的自己做了什么而表示感激?心理学家海尔·厄斯纳-荷什费德说,即使你只是想一想要在这封电子邮件里写点什么,你就会觉得和未来的自己联系更紧了。
3.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研究发现,想象未来的自己能增强你现在的意志力。在一个实验中,宅男宅女们需要想象两个未来的自己。第一个是他们希望成为的自己。那个人能坚持锻炼,身体健康,充满能量。第二个是他们害怕成为的自己。那个人懒散度日,毫无活力,体弱多病。这两种想象都能让他们离开椅子,和没有想象未来自己的对照组相比,这些人在两个月后提高了锻炼频率。在你的意志力挑战中,你能想象一个你希望成为的自己,一个能承诺改变并获得成果的自己吗?或者,你能想象一个背负不改变带来的恶果的自己吗?让你的白日梦做得更生动,更有细节。想象一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看上去会是什么样的,你会对过去的选择有什么感觉。你是会感到自豪、心怀感激,还是会后悔不迭?
该等待的时候,该屈服的时候
我们一直认为最好不要及时享乐。但真的是这样吗?
哥伦比亚大学的市场研究员拉恩·基维茨(Ran Kivetz)发现,一些人没法及时享乐。他们用工作、美德或未来的幸福不断地推迟快感。但最终,他们会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基维茨把这种情况称为“高瞻远瞩”——其实就是“好高骛远”,不过换了个好听的说法而已。就像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人都是目光短浅的。当奖励的承诺摆在眼前的时候,他们没法把承诺当做即时的快感。那些受“高瞻远瞩”折磨的人则习惯于看得更远,而看不到屈服于诱惑时的快感。这个问题其实和“目光短浅”一样严重,最后都会带来失望和不快乐。
对那些无法对诱惑说“好”的人来说,他们屈服诱惑时需要的自控力,和我们抵抗诱惑时需要的意志力一样多。只有用这一章提到的策略才能搞定这些人。那些“高瞻远瞩”的人和大多数“目光短浅”的人不一样,他们必须预先作出放纵自己的承诺。比如,在兑换信用卡奖励积分的时候,你可能会选择换取礼物,而不是返还现金。如此一来,你就会迫使自己花钱购买奢侈品,而不是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你还得保证你拿到的礼品不会被扔进抽屉里积灰——你总觉得还没到用它的时候,所以把它一直放在那儿。)你也可以像那些不想向即时满足感投降的人一样,改变观念,帮助自己作出更好的选择。“高瞻远瞩”的人需要把放纵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只关注这么做的损失。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过一段时间能得到多少欢乐。你也可以把放纵当成恢复精力、继续工作的必经之途。(卖家们对人们的这种需求了如指掌,他们乐于把奢侈品设计成减少消费者罪恶感的样子。)当你想到今天的决定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幸福时,你还得想一想,如果你今天不这么做,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我承认,有时候我也会有点“高瞻远瞩”。当有必要提醒自己去放纵一下的时候,我就会想到那瓶我珍藏了5年的香槟酒。那瓶酒是我拿到奖学金进入研究生院的时候,我的老师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当她把酒和一张贺卡递给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当场打开这瓶酒。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研究生阶段取得成功。而且在我看来,入学是我需要跨越的第一个坎。我告诉自己,等我到斯坦福安定下来之后,再来喝这瓶酒。所以,这瓶酒跟着我一起从波士顿来到北加利福尼亚。我在心理学系安定下来了,但总觉得还没到喝这瓶酒的时候。我没有举办任何庆祝活动。或许,合适的时候是我研究生一年级结束的时候,或者是我发表第一篇论文的时候。
后来,那瓶香槟酒又跟着我搬了4次家。每次我把它包起来的时候,我都会想,只要我跨过了下一个障碍,我就会觉得应该打开它了。终于,当我终于提交了博士论文,拿到了学位证书后,我打开了这瓶酒。但那时候,酒已经没法喝了。当我把酒倒进水槽的时候,我发誓以后绝不会再这么浪费酒了,也不会再浪费任何一个庆祝成功的机会了。
深入剖析:为了你自己好,你是不是太“高瞻远瞩”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因为总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似乎没办法放下工作休息一下?你是否对花钱产生了太多的罪恶感和焦虑感,以至于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你觉得自己很难再去买别的东西?你有没有回头看过,自己是怎样花费时间和金钱的?你会不会希望当时你能更关注即时的快乐,而不是总去推迟享受?如果是这样的话,试一试本章提到的意志力实验,把它们当做放纵自己的方法。(别再试着推迟了,好不好?)
写在最后的话
当我们思考未来时,我们能预测到未来的自己和想象中有什么不同。未来的奖励似乎并不那么有诱惑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即时的满足感。我们无法预测自己会怎么受到诱惑、怎么被分散注意力,所以我们无法坚定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想作出更明智的决定,就要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未来的自己。我们还需要记住,为现在的行为承担后果的,看似是未来的自己,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对我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
本章总结 |
---|
核心思想:我们无法明确地预知未来,这为我们带来了诱惑,让我们拖延着不做某些事。 |
深入剖析: |
· 你给未来的奖励打了几折?在你的意志力挑战中,每当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时候,你会出售哪些未来的奖励? · 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改变或任务,等待自控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 · 为了你自己好,你是否太“高瞻远瞩”了?你是否觉得放纵自己比抵抗诱惑还困难? |
意志力实验: |
· 等待10分钟。在诱惑面前强制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在这10分钟里,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抵制住诱惑。 · 降低你的折扣率。当你受到诱惑,要做和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情时,请想一想,这个选择意味着,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 预先对未来的自己作出承诺。作好拒绝诱惑的准备,让改变偏好变得更难,用奖励或威胁来激励未来的自己。 · 预见未来的自己。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 |
————————————————————
(1) 以下简称“马普研究院”。——译者注
(2) 如果你没有出现的话,有些健身房会收取比你正常出勤更多的费用。对受到诱惑、想不锻炼的人来说,这绝对是给自己增加压力的好方法。——作者注
(3) 是的,这件事真的存在,至少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如此。如果你想点大老板(El Jefe Grande)汉堡,你就必须签署法律弃权书。你可以在得克萨斯州弗里斯科市的肯尼汉堡店点到这个汉堡。它有7磅重,含7000卡路里。——作者注
(4) “天降救星”是希腊悲剧中惯用的剧情。突然之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个神仙(一般来说,是用机械起重机吊着降落到舞台上的),解决了所有角色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是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么方便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就好了。——作者注
(5) 在这个特定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和马特·达蒙(Matt Damon)作为参与者要想的另一个人,因为初步研究发现,这两个人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但争议最少的名人。
(6) 有意思的是,厄斯纳-荷什费德在向妻子求婚之前,向她展示了自己未来的模样。他还向我保证,他现在已经为退休攒够了钱。——作者注
(7) 这个典故解释起来太痛苦了。看不懂的读者可以去看看1985年的经典电影《回到未来》。如果你这么做了,未来的你会对现在的你表示感谢的。——作者注(德劳瑞恩DMC-12是电影中一辆有鸥翼造型车门、能穿梭时光的汽车。——译者注)